书画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最大“拦路虎”:就是“他”

- 山水画资讯

“这张画是专家鉴定过的,专家说是真迹。”可买画藏家同样迟疑,没人能证明你手上这张画就是专家鉴定的这张画,作品离开画家本人手里没人能证明你这张画就是这个画家画的这幅作品,照片或合影只是一个心理安慰,几百几千无所谓,几万几十万看不准估计买的自然就很少了。

微信图片_20190330111329.jpg

中国书画行业发展滞后源于行业的极度不规范,成熟的欧美国家没有一个市场不规范,真假难辨的。中国书画领域一直没有确真体系、标准,及国家法律政策来监管和规范市场,这正是中国为什么迟迟不能形成像国外发达国家一样,全民收藏书画的原因。一个离职的李姓副总说这个行业有句老话,叫:傻子买,傻子卖,还有傻子在等待!



下面我们看看行业到底有多乱:


一、真假难辨的壁垒

1. 传统作品不具备傻瓜式的确真方法,零起点的人会觉得水太深,很难被说服购买艺术品,即使有意向购买,也面临学习过程漫长,尝试性购买等问题,画廊开发新客户难度大。


2. 鉴定复杂,每次销售时都要鉴定,时间和空间成本太高。


3. 缺乏低价格、高价值书画作品的藏家转手交易渠道。


4. 因为存在行业壁垒和信任危机,新藏家资金不敢进入,致使行业发展停滞。


5. 只有对书画有兴趣的人才会尝试进入,所以行业只存在藏家群体,很少投资群体,而中国大众普遍缺乏书画鉴赏能力,仅对投资收益感兴趣,所以传统画廊经营模式对大众投资没有吸引力。

微信图片_20190330111347.jpg

二、鱼龙混杂,存在普遍的乱象经营壁垒

1. 全国画廊数量庞大,专业的却凤毛麟角,不能给藏家提供真正的投资指导。


2. 大部分画廊经营基础都不具备,连营业执照都没有,售假之后随时溜之大吉。


3. 全部作品都是真迹的画廊很少,销售作品真真假假,主要是自己都不知道所销售的作品是真是假。


4. 售假画廊众多,各地都有。以天津为例,五分之四的画廊参与造假售假。

微信图片_20190330111401.jpg

三、行业存在作品来源不清晰的壁垒,真伪无依据,仅能凭信任。

现在市场上交易的作品基本没有有效证据证明真伪,交易基本上都是在互相信任的圈子中进行,很难形成大的交易群体,藏家真正购买时,越贵的作品越难成交。



四、国家法规壁垒:国家没有相关法律进行制约,立法需要过程。



五、备书方式壁垒:靠传统书画家和作品合影进行确真的效果差,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假。



六、专家壁垒:没有监管,更没有公信力。

1. 鉴定结论难有证据做依托,全靠眼力


2. 书画家的作品他的很多学生都能模仿,专家要想鉴定真伪还要了解仿制者的作品


3. 同一作品,不同专家给出的结论经常不同,专家鉴定结论无人考核


4. 同一作品,同一专家,不同时间鉴定的结论经常不同


5. 难以防止鉴定专家与卖家沟通,欺骗买家购买


6. 专家一生最多能学会鉴定5 - 10个书画家的作品就不错了,书画家数量太多,世界上没有全能专家

微信图片_20190330111417.jpg

七、画家本身壁垒

1. 画家凭记忆鉴定;


2. 出名后,不承认卖出作品的书画家比比皆是;


3. 为保护现有高价格体系,不承认早期低价销售的作品;


4. 很多书画家帮助藏家鉴定作品时多受情绪和外界因素影响,可真可假。



八、高仿技术日新月异,防不胜防

我们以一幅范阳老师的作品为例,大家试试自己的眼力,从图片细节是否能看出是高仿作品。



九、行业大多数经营者思想守旧,不愿运用标准化的书画备案模式来管理和经营

1. 书画从业者大多从藏家转入经营,没有企业经营的经验。


2. 大多画廊全部员工就只有老板一人,不愿从事基础的备案工作。


3. 思想守旧,眼前做不好,未来不愿想,行业进行产业升级之后,将会淘汰大批传统画商,被新兴画商所取代!



十、缺少行业群体品牌,经营者之间不团结,互相诋毁现象严重

1. 行业缺少群体品牌,没有一个能团结行业经营者,带领大家的组织抱团经营的组织。


2. 行业没有标准,个经营者各执一词,互相诋毁现象严重。


综上所述,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源于这个行业没有一个保真鉴定体系,在作品真假的问题上存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这是一群“瞎子”间的交易,行业内也没有人能辨别每幅作品的真伪。行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便是打造行业备案体系,建立标准化管理和经营的新模式。只有建立了行业新秩序,让懂与不懂的人都能参与收藏艺术品的时候,行业才能迎来新的客户群体,摆脱现有市场的颓势,真正实现繁荣昌盛!


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之下,在万众藏友的呼声下,飞驰溯源在线系统出现了。